今年以来,为助企纾困强信心,多地相继提高财政资金奖补中小企业力度,并采取很多创新实招进一步提升奖补系统性和精准度,避免“撒胡椒面”。
当前各地都有哪些奖补好政策?企业获得感如何?怎样持续提升奖补资金使用效能?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资料图)
规则更加完善
今年以来,多地专门发文明确财政资金奖补中小企业的具体方法和规则。比如,北京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重点支持八大方向,其中部分方向的最高支持金额达500万元。该指南综合构建了“普惠+重点”“间接+直接”的多层次全方位支持体系,既包括对达标即享的中小企业首次贷款补助等普惠支持,也聚焦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等重点事项;既包括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奖励等打造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间接支持,也包括服务券补贴等直接支持,让中小企业能够切实受益。
湖北印发《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12条举措,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对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鼓励各市州县制定政策,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工业技改补助,总投资门槛由2000万元调整为1000万元,取消设备投资下限,省级按照生产性设备购置金额的8%最高补贴1000万元。
河南发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的通知》,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减税降费、加强融资支持、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围绕中小企业实际需要精准打好政策“组合拳”,支持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按照规定,对技改示范项目的设备、软件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按照不超过实际投资的30%给予后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政府通过奖励、补助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在制定相关方案和政策时,政府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支持方案,不断优化政策资金支持方向,扩大政策资金覆盖范围和领域。”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近年来政府部门还增设专项奖励扶持等项目,加大对优质企业的奖励力度,更好发挥示范企业在行业内的重要引导作用。
企业获得感增强
无锡乾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海归”技术团队创办的口腔医疗领域高科技企业。“我们的项目自2020年落地无锡以来,先后获得了引进高科技人才奖励、成功申请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奖励等来自县市区不同层级的奖补资金,总规模近1000万元。”乾鹏医疗董事长丁伟明告诉记者,以江苏为例,针对企业的奖补资金大概可分为人才、项目、成果这三类,比如引入高端人才、实施智能化项目、实现上市、参与国家标准建设等,比较完整的系统。
“资金短缺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的困难。获得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奖补,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型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很好激发企业在引进人才团队、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的动力。”丁伟明表示。
成都市萨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新实力不俗,近年来获得了中小企业开拓市场资金、成长工程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瞪羚企业奖补等一系列支持。“公司通过这些奖补,一方面获得相应补贴资金,减轻企业部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申请各部门的不同项目,对一些制度要求有了更全面系统的了解,更加明白企业做大做强该如何做好前期铺垫和准备。”该公司董事长刘帅说。
“支持中小企业有利于更好发挥财政政策资金效力,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实现重点突破,加快补齐短板、扬长避短。”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认为,特别是在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的当下,可以让企业更为准确、明确地看到国家政策意图和导向,更好把握政策的方向,提升发展信心,综合高效利用政策空间为企业稳定和长期发展服务。
很多地方创新实践,不仅通过提升奖补力度让企业更“有感”,还通过优化服务、减少流程让企业对申领资金更“无感”。比如,福建加大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已下达各地转移支付资金1.84亿元,较上年增长110%。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各地做好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工作,突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安徽财政今年安排的10亿元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除揭榜挂帅类以外均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实施。目前,首批近1亿元制造业贷款贴息资金,将通过预算管理系统直接拨付给企业,实现惠企资金无感化兑付。
应持续提升效能
专家认为,在企业生产经营加速复苏的关键时期,各地应不断优化政策、抓好落实,切实让财政资金的“真金白银”更公平、更精准、更快速地直达经营主体。“政府部门需要进行深度调研,在全面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资金,保障财政奖补资金流向最需要的企业,确保资金被用于符合政策要求的领域,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效果,确保资金使用的公正性。”苏剑表示。
财政资金奖补企业的透明度也应持续提升。专家认为,在方案出台时,政府部门应该细化和公开资金分配的详细计划和标准,以便所有企业掌握的关于申请过程和资金分配标准的信息是对称的。在审批阶段,政府部门应该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奖补政策的条件,并公开审批流程确保公正性。在资金使用阶段,政府部门应该对企业使用奖补资金的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中小企业直接获得财政资金奖补相对较难。专家建议,财政奖补政策要加强关注困难企业和吸纳困难群体就业的中小微企业,政策资金向真正需要援助的中小企业倾斜,细化奖补申请标准,构建完善财政资金绩效使用评价体系。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针对小微企业的政府奖补信息推送,在资金申请上提供更精准、更周到的服务。
“政府部门应持续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果达到预期。”苏剑说,一方面,政府部门在审批环节严格审查,企业申请资金时需要提供全面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财政资金监督体制机制,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当前各地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创新扶持方式,全力推动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一些经济水平、财力状况较好的发达省市,更是把中小企业稳定和创新发展作为财政保障重点。”张依群认为,目前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更加完善,形成了减免缓退税费、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方式系统发力的多元格局。
“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有助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从而促进稳就业稳经济保民生,促进创新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张依群建议,在具体操作上,财力使用要更为集中,更有效发挥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支持作用,聚焦就业、科技创新、粮食安全、服务提升等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建议,各地奖补资金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部门间统筹,避免重复设置。奖补规则设计要更精准体现区域发展特色和政策导向,不贪大求全。同时可通过加强与政府投资基金池等融合互动,进一步确保奖补资金可持续性。 (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
X 关闭
2023-09-09 14:19:31
2023-09-09 11:59:09
2023-09-09 10:36:21
2023-09-09 08:48:56
2023-09-09 07:04:59
2023-09-09 02:44:09
2023-09-08 21:57:33
2023-09-08 18:55:44
2023-09-08 17:34:41
2023-09-08 16:41:31
2023-09-08 15:23:20
2023-09-08 14:04:10
2023-09-08 12:58:36
2023-09-08 11:51:20
2023-09-08 10:44:21
2023-09-08 10:13:52
2023-09-01 10:45:46
2023-09-01 09:52:45
2023-09-01 08:09:14
2023-09-01 06:05:16
2023-09-01 02:12:58
2023-08-31 22:05:08
2023-08-31 20:33:04
2023-08-31 18:56:53
2023-08-31 17:48:23
2023-08-31 16:56:45
2023-08-31 15:57:59
2023-08-31 14:13:27
2023-08-31 12:54:30
2023-08-31 11:53:58
2023-08-31 10:13:11
2023-08-31 09:49:17
2023-08-31 08:31:53
2023-08-31 07:08:37
2023-08-31 04:39:57
2023-08-30 23:04:51
2023-08-30 21:23:00
2023-08-30 18:53:33
2023-08-30 17:35:13
2023-08-30 16:18:50
2023-08-30 15:23:29
2023-08-30 14:12:59
2023-08-30 12:50:49
2023-08-30 11:19:00
2023-08-30 09:54:25
2023-08-30 09:01:57
2023-08-30 07:56:49
2023-08-30 06:17:07
2023-08-30 02:10:55
2023-08-29 20:59:27
2023-08-29 19:03:45
2023-08-29 17:59:31
2023-08-29 15:06:46
2023-08-29 13:36:59
2023-08-29 11:42:29
2023-08-29 09:41:58
2023-08-29 08:48:30
2023-08-29 07:19:28
2023-08-29 04:55:20
2023-08-28 23:00:14
2023-08-28 19:46:14
2023-08-28 18:02:53
2023-08-28 16:52:39
2023-08-28 15:19:53
2023-08-28 12:42:48
2023-08-28 11:02:11
2023-08-28 08:54:27
2023-08-28 07:08:40
2023-08-28 00:48:32
2023-08-27 21:02:36
2023-08-27 19:06:51
2023-08-27 16:58:02
2023-08-27 14:51:35
2023-08-27 11:31:48
2023-08-27 09:48:18
2023-08-27 07:59:18
2023-08-27 03:42:53
2023-08-26 21:52:51
2023-08-26 19:31:13
2023-08-26 17:10:28
2023-08-26 15:21:10
2023-08-26 13:14:01
2023-08-26 11:07:50
2023-08-26 08:52:21
2023-08-26 06:48:44
2023-08-26 03:21:21
2023-08-25 22:42:52
2023-08-25 20:47:17
2023-08-25 19:12:50
2023-08-25 17:51:04
2023-08-25 16:16:54
2023-08-25 14:50:01
2023-08-25 13:16:08
2023-08-25 11:44:06
2023-08-25 10:15:45
2023-08-25 09:12:59
2023-08-25 07:58:31
2023-08-25 05:55:29
2023-08-25 01:00:37
2023-08-24 21:53:45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尔街化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4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